星美麻花视频大全

冬季取暖 警惕低温烫伤

发布时间:2024-06-06 点击数量:


随着冬天的到来,热水袋、暖宝宝、电热毯、小太阳等取暖神器纷纷出场。但你可知道,这些让人感觉温暖又舒服的东西,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低温烫伤,对身体产生伤害,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。

什么是低温烫伤?有哪些症状?如何预防?小编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星美麻花视频大全烧伤科的医生。


1    什么叫低温烫伤?

低温烫伤在冬季高发,又称低热烫伤。它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温度不太高的热源,致使热量蓄积而导致接触部位皮肤、皮下组织烧伤。一般认为70℃热源持续接触皮肤1分钟后可致表皮全层损害,44℃热源持续接触6小时,可引起皮肤基底细胞不可逆损伤。低温烫伤的温度一般在44 51℃,皮肤损伤程度与温度、接触时间呈正相关。

贴片式暖宝宝的发热温度最高可达60℃,充电式电热宝的工作温度在74℃以上,灌入沸水的热水袋表面温度超过80℃,使用不当都可能造成低温烫伤。

2    低温烫伤有哪些表现?

与明火、热液等引起的高温烧烫伤相比,低温烫伤由于热源温度不太高,疼痛感不明显,人体的保护性反射不会被马上激发,通常不易被察觉,发现时往往已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。

一般情况下,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,仅伤及真皮浅层,出现水疱;如果持续作用,会累及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。当皮肤表面出现发白、发紫、黑痂时,说明损伤已经很严重,如处理不当会并发感染,加深创面,经久不愈。


3    低温烫伤好发人群

婴幼儿表达能力欠佳,如家长照顾不当易导致低温烫伤。

老年人容易手脚冰冷,更喜欢使用取暖产物。但其皮肤菲薄,皮肤张力、感觉功能、屏障功能、温度调节功能差,再生机能降低或减弱,皮肤血运减慢,因此对低温刺激反应较低,易发生低温烫伤。

过度疲劳而深度睡眠者、醉酒者、糖尿病人脉管炎患者、截肢者、瘫痪病人、中风后遗症患者等特殊人群,因局部皮肤感觉功能减退或障碍,也是低温烫伤的高发人群。


4  如何预防低温烫伤?

第一,购买正规合格的取暖用品,严格按说明书操作。使用时,避免皮肤与取暖用品长时间接触,可采取隔离措施,如用厚毛巾包裹热水袋、与取暖器保持一定距离等,并经常变换取暖用品的位置等。

第二,使用烤灯、紫外线灯、温敷、拔火罐、艾灸、药浴等治疗时,要规范操作,严格掌握时间及温度。

第叁,前述低温烫伤好发人群,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易导致低温烫伤的取暖用品及治疗方式。


5 低温烫伤该如何处理?

如您察觉受伤时,致伤热源还处于工作状态,受伤部位局部皮肤温度过高,应立即脱离热源,并用自来水冲淋伤处或将伤处浸入冷水(15~20℃)中,或用冷水浸湿的毛巾、纱垫等湿敷,冷疗时间通常为30分钟。冷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疱皮,避免疱皮撕脱造成创面裸露、加深、感染。随后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,医生会根据伤情确定治疗方案,例如换药治疗或手术治疗。

有一部分低温烫伤病例在受伤后较长时间才察觉伤情,此时致伤热源已不发热、局部皮肤温度已不高——这种情况下进行冷疗意义不大,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。

请注意:不要在创面上涂抹草药、药膏、紫药水、红药水、酱油、色拉油、牙膏等,此类物品可能会造成伤口感染、加深创面且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。

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